【单选题】
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指的是
A、 人体的体液总体积
B、 人体细胞内液总体积
C、 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
D、 游离型药物量与血药浓度之比
正确答案
正在加载...
答案解析
正在加载...
根据网考网考试中心的答案统计,该试题:
0%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3%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89%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8%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
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
第1题:
舌下给药的缺点是 ( )
A. 易受唾液冲走影响;
B. 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;
C. 舌下渗透力能力强;
D. 给药方便;第2题:
肺部给药时, 下列影响因素错误的是: ( )
A. 短而快的吸气使药物停留在咽喉部位;
B. 药物粒子进入肺的量与呼吸量成正比, 与呼吸频率成反比;
C. 细而长的吸气使药物到达深部如肺泡等部;
D. 为了达到最大的肺部给药效果, 可在吸入药物后屏气 5~10 秒;第3题:
增加药物与角膜的接触时间可有效降低药物流失,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方式是( )
A. 增加给药体积;
B. 减小滴眼剂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泪液与滴眼剂的充分混合, 增加接触时间;
C. 增加制剂黏度;
D. 应用软膏、 膜剂、 在位凝胶等剂型;第4题:
直肠给药特点中, 叙述不正确的是( )
A. 药物直肠给药吸收后, 大部分绕过肝脏进入大循环发挥全身作用;
B. 避免胃肠 pH 和酶的影响和破坏, 避免药物对胃肠功能的干扰;
C. 作用的时间一般比片剂长, 每日给药 1-2 次;
D. 不可作为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吸收部位;第5题:
肺部给药时, 在病理状况下, 由于纤毛运动的减弱, 可延长药物颗粒在肺部的滞留时间。第6题:
对于支气管病变的患者, 在使用治疗药物之前, 可先应用支气管扩张药, 用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。